查看原文
其他

我爱我校-说出你的故事05丨范永香:以心驭地学 大地寄深情

编者的话
栏目寻访拥有特殊经历的人物,一起见证历史,思索人生,直指生命的体验与心灵感悟。已发表赵鹏大、张锦高、张国榉、赵克让等人物访谈。新栏目《我爱我校-说出你的故事》在选题上更加宽泛,在优化以往名人访谈的基础上,加大师生草根人物选题,邀请学校重大事件的亲历者或见证者作客访谈,栏目主笔曹南燕和她的学生团队着重对一些重大事件类、故事类进行主题性的专题策划,使栏目能更加贴近师生。

人物名片

范永香,1935年出生于江苏省涟水县,1952年毕业于江苏省盐城中学,1956年毕业于北京地质学院矿产地质系并留校任教,任中国地质大学(武汉)资源学院教授,曾兼任黄金研究所所长。博士生导师,从事矿产普查勘探及教学科研工作。


2001年,范永香在海南


范永香长期从事矿产普查与勘探学科和金矿床勘查的教学与科学研究工作,20世纪70年代末首次在我国地质类高等院校开设“成矿规律和成矿预测”专业课程,并在地矿、冶金、有色等地勘部门办班推广。同时出版《成矿规律和成矿预测》等6部论著(教材)。曾7次获省部级科研成果奖,是国内著名的成矿预测和金矿床勘查专家。1992年获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曾兼任湖北省政协五、六、七届委员、原国家教委科学技术委员会二、三届委员,地勘、矿业、冶金、石油学科组长,中国黄金学会第一届常务理事等。


朴实浪漫的地质人


记者:今天您带来的教材《 成矿预测的理论与实践 》,是2017年出版的,您退休以后还一直退而不休,非常热爱地质科研工作。您能谈谈您当年为什么选择学地质吗?


范永香:因为出版社多次联系我,2005年退休以后也总想为学校做贡献,特别是为学科建设做点事情,这本《成矿预测的理论与实践》是四年前几经修改后出版的。


当年我为什么会想学地质?首先是因为国家需要,当时国家动员有志青年学地质专业,二是觉得这个专业非常浪漫,想看祖国大好河山,就来学地质了,实际是对地质专业也没有什么了解。


建国以后,地质勘探是工业化过程中不可短缺的一个行业,为了适应大规模社会主义建设需要,1952年,根据当时国家计划,全国进行了高校院系调整,时任地质部部长李四光主持筹建北京地质学院。北大、清华、北洋大学、唐山铁道学院以及西北大学等著名大学的地质系、矿冶系科合并成立了八大学院之一的北京地质学院。当时广播报纸也大力宣传,动员我们去学地质,为祖国工业化建设做贡献。当时都称地质专业是工业建设的尖兵,很受社会的推崇和关注。


学校建校初期,因为校舍缺乏,在原来的沙滩北大地质馆、端王府夹道的北大工学院和河北宣化地质学校三地办学,我1952年10月份刚入学时,还是在原北大工学院地址学习,到1954年后,师生才陆续迁到西北郊区的五道口新址。由西直门往北,有一条名字很响亮的路,叫“学院路”,从南向北是航、地、医、钢、矿、油、农(机)、林,特殊时代背景下诞生的八个兄弟学校,全都成立于1952年。


那个时候八大院校很有名,学地质同学都觉得非常光荣豪迈,“祖国的需要,就是我们的志愿。”一批批立志报效祖国、献身地质事业的血气方刚的青年,从四面八方来校深造。人生理想和毕生追求,必然将体育锻炼与即将奉献光荣艰险而又豪迈的事业自觉地联系在一起,同学们一边钻研学习一边朝气蓬勃参加各种体育锻炼。


上世纪50年代,学校的活动丰富多彩,特别是体育活动很有名。“为祖国健康工作50年”是我们的心愿,为此我们不断加强身体锻炼。清晨,天刚蒙蒙亮,大、小操场和校内1200米长的大马路上挤满出操、晨练、长跑的人群,“为祖国,锻炼,锻炼,锻炼!”的口号声此起彼伏。下午7、8节课成为法定的文、体、社团课余活动时间,同学参与,蔚然成风。除一年一度的新生运动会、全校运动会外,我们立誓“为祖国地质事业练就一双铁脚板”,我们以班为单位集体参赛的“10公里负重行军”成为我校传统的体育盛会,参赛人员占全校师生90%以上,组织严密、口号响亮、浩浩荡荡的行军队伍,你追我赶,成了一道美丽的风景线。


建校初期,刘少奇副主席曾和北京地质学院同学座谈并赠猎枪作为纪念,耿飚等到学校里作报告……我们还邀请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的主播来校教朗诵。相继成立了文工团、文学社、美工队等学生社团,我是文学社的成员,1954年我在《文艺报》期刊上发表了一篇文章,向社会介绍我们地质工作者,讲述我们地质工作和生活。


北京地质学院组建时,当时学院的行政领导和党委书记,都是级别很高的干部,如当时院长兼党委书记刘型是“老井岗”之一,党委副书记陈子谷、肖英等都是级别很高的老干部。当时汇集了国内与地质有关的大师级教授,教学内容一开始即处于地学各学科的前沿。张炳熹院士教授我们矿床学、后来他调任地质部总工程师。我曾陪冯景兰院士多次观察国内金矿山和水丰电站等工程地质特征,他知识面很广,对我影响很深,后来我专门从事金矿勘查研究,某些方面受到冯老师影响有关。涂光炽院士教我们“矿产普查勘查”,他留学美国,回国后立即又留学苏联,他讲课的内容极为丰富创新。北京地质学院教学科研上继承了原北大、清华的传统,教学科研上严格要求,治学严谨,每个教授教学风格各异,都有自己的创新。教学内容上,不同学派、学术观点都有涉猎。某些方面汇集欧美、苏联和中国的特色。所以北京地质学院虽然新组建,但具极高的教学科研质量,培养的学生业务素质很高,造就了一大批院士、教授、总工程师人才,对我国地矿行业的发展起着重要作用。如今要建好高水平双一流大学,加强党的领导和高水平师资队伍建设是关键。

 

我上学的时候刻苦钻研,也不觉得苦,那时候学地质的同学大都是北京、上海、天津等地方的城里人,还有华侨和部分调干生,而我出生在平原地区,年轻时看了《徐霞客游记》,书里系统介绍了中国的地貌地质,描绘祖国各地的风景,很吸引人,很浪漫,当时也有一种潮流是大家都想出去闯一闯、看一看,于是我也想去看看祖国的大好河山,游山玩水。当初我的想法很简单,朴素天真浪漫。


1995年,范永香(右1)在郧阳金矿考查


我今年86岁,学习工作这么多年,基本把全国各地、省会城市都游历了一番,考察了不少著名矿山。地质是我当时的第三志愿,第一志愿填的是离家近的南京大学,二是想学师范,结果第三志愿被北京地质学院地录取了,到最后即便没有读师范也如愿当上了教师,一生工作努力,没有懈怠而骄傲。我攀登了祖国不少名山大川,见证了海洋的广阔,领略了沙漠戈壁的广延,学地质的浪漫初衷得到满足和永久记忆。


勇于担当国家需要


记者:您1956年从北京地质学院毕业后就留校任教了,在北京地质学院任教期间,哪些经历给您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谈谈您的人生经历?


范永香:我出生在苏北老解放区,上大学是我梦寐以求,我非常珍惜这个机会,四年大学我学习努力,成绩优异。我1956年毕业时才20出头,我的经历有点特殊,4月份学院就通知我提前毕业论文答辩,5月2日毕业统一分配我留校当教师,能被学校选中留校,我非常高兴。

 

留校工作时,我比别人提前几个月参加工作。5月初到人事处报到后,印象最深刻的是我两次被派出野外跟随苏联专家实习,分别和苏联勘探专家拉尔钦科、地球化学专家拉蒂斯一同陪研究生到东北矿山去实习,我参加了地质编录、写报告。那时候,专家说的话我能听懂一多半,两个多月之后,虽然工作很累,但确实学到很多东西,野外地质工作既能磨练人的身体,又锻炼人的意志,还能学会实地观察分析地质现象,而且自己的业务水平、俄语水平都提高了,还能向专家请教,我特别高兴。

 

1956年整个夏天,跟专家实习结束到家没几天,接着教研室派专业教员去地质队实践锻炼,我带着行李到辽宁的103队实践锻炼。我到达103队的时候,正好是队上要提交生产报告,队里的主要技术人员是日本石仑正夫训练班的,年龄比较大、都很有经验,但新的地质理论较差,我毛遂自荐主动要求参加报告编写,那是要交到部里审批的生产报告,没想到会受到领导的认可和表彰,可以说是为北京地质学院争光了。之后在1958年我就在专业期刊上发表论文3篇。


1958年,青年时代的范永香


1958年,地质部委托北京地质学院筹建北京地质局,人员从北京地质学院的教研室调任,1960年,派我去担任了延(庆)昌(平)队总工程师兼地质科长,1962年,我被破格评定为地质工程师职称。

1960年,范永香朱秀仁伉俪在北京


对我而言,结合我的矿产勘查专业,我对第一线的生产实践有较深入的了解,这对提高专业教学的业务素质极为重要。1956年5月—1966年10月,是我人生的第一阶段,对我的一生极为重要,是打好业务基础阶段,历练了所有教学环节,包括助课、讲课、野外地质实习等各个环节。


1966年11月—1973年,是我人生的第二阶段,这个时期对国家和个人来说都是损失,到1973年我们教研室同志都已转入业务准备了,我们分几个组了解文献,分析国内外科技发展动向,开了一系列创新性课程。


只争朝夕 重新建校



记者:范老师,请回忆一下您南迁以后的工作生活情况?


范永香:1975年,我和同事们集体行动,从北京乘专列到武汉,除了留守人员外,学院的教职工、家属和物资全部转移到了武汉,教职工被安置在武汉地质学校、湖北省委党校、华中农学院、武汉教师进修学院和华中工学院等单位,地跨武汉三镇,我们勘探系住在华中农学院,上课要到武汉教师进修学校去,吃住困难,生活和工作条件都很艰苦。


在我印象中,来武汉以后,学校人员少,但大家都竭尽全力投入到招生准备工作中,尽管当时教学、实习的条件还不够成熟完善,师生们也一门心思扑在教学活动上,根据各个实习地点的地质条件按不同的形式教学,废寝忘食,无怨无悔。记得1976年,任命我为队长带200多学生到湖南娄底进行业务实习,既要管政治又要管业务,特别是业务压力很大,要负责各种计划安排工作,联系实习单位、布置各项工作,还要现场教学。野外实习工作很复杂,有的学生填图的地方太远,时刻面临各种大雨、雷击、山洪的危险,我晚上就开一个卡车去接送实习的学生。现在回忆起来,在这样困难艰苦的条件下,我们教师奋不顾身、全力以赴,齐心协力地把课上好,完成任务,把学校建好,这段经历还是很值得留念的。

 

直到1978年,随着部分教职工和学生宿舍、教学楼逐渐建好了,师生们总算有了自己的校园,才基本结束这种多点办学的状况。


北京地质学院初期,筹备建设的几年间,国家选派了一批优秀的老干部组成了学校职工的骨干队伍,为后来建设武汉地质学院打下了基础,所以在时间紧、任务重的情况下,能这么快地将武汉地院建得这么好,最根本的原因是有一批高素质、高业务水平的管理、师资队伍响应党的号召、执行党的政策,使尽全力地投入到建校、招生和教学工作上。


1985年,范永香在武汉校园


我谈谈我人生的第三个阶段是1974年—2005年。这段时间是武汉迁校建校过程,如果说我在教学科研中取得一些成绩,那是在上世纪最后20年,主要是三个方面:开设了在国内前沿的新领域课程“成矿规律与成矿预测”并编著出版了有关专著和教材四部;科研方向以金矿床为典型的成矿规律和预测评价研究,并获得省部级奖励。第二个方面在山东、河南等产金区建立了科研教学生产实习基地,培养了大批本科生和研究生。并为生产部门解决生产中重要地质勘察技术问题。还为生产部门培养了一大批地质勘察技术人才(办班培养、生产,实践中培养等)。初步形成“产学研”的发展方向。第三个方面则是与国内外相关生产、科研部门建立了科研学术方向联系,如专职勘查金矿的武警黄金部队,国内最大的紫金矿业公司,山东招金集团,河南灵宝黄金集团等。国际上参与对苏联的国际学术交流。上述三方面的成果,希望将来仍可借鉴、继续深化,为办好一流大学而发扬光大。


1989年,范永香访问圣彼得堡矿业大学


几十年来,我既从事教学,同时先后兼任系主任、科研处长、开发处长等行政工作。我明白我能上大学,成为教授,都得益于党的培养,正因为如此,在历次的政治运动中,包括反右、文革、“八九政治风波”等,我坚信党的领导,立场问题是人生大是大非问题,千万不能犯政治错误。我深知我是解放后党培养的新一代知识分子,对党深怀无产阶级感情,从上大学到参加工作,我深切感到党对我们的关怀和期盼,这是对我的无形鞭策,也是我努力上进克服困难的原动力。


无限风光在险峰


记者:我校1952年创建至今,差不多70年了,地质工作者雕像见证着地大的发展历程,凝聚着地大人的精神与智慧。您是当年建地质工作者雕像的倡议者之一,和我们讲讲这个故事吧?您对青年学子有什么寄语?


范永香:我记得那是1987年9月,在“中国地质大学”即将诞生之际,欧阳自远、殷鸿福、叶俊林、杨森楠、还有我一起有20名56届毕业生联名发出倡议,倡议书道出了重建地质工作者雕像的初衷。建议在武汉重建地质工作者雕像,传承地质人艰苦奋斗的精神。


我们这一代人是地质事业的开拓者,为祖国的地质事业付出了自己的一生。祖国山河遍布我们的足印,宝藏开发浸透着我们的血汗,地质工作者雕像凝聚着我们对地质事业深深的爱,厚厚的情。倡议发出后得到了校友的踊跃捐赠,一封封信件情真意切,饱含了他们对母校的眷念和对未来的无限憧憬。


1987年在南望山校区重新修建的地质工作者雕像  


根据56届校友提供的原塑像照片,由武汉美术院设计施工,本着忠于原像、有所创新的精神,塑造出了新的地质工作者形象。新的雕像比原来略大,衬以底座,材质为不锈钢,树立于图书馆楼前的花坛中心。我们希望树立的地质工作者形象在一代代地质工作者的心中传下去,一届又一届毕业生在各自的工作岗位上艰苦创业,共同谱写着地质事业的新篇章。雕像历经40多年风雨,成为学生的打卡地。


我热爱了地质一辈子,从事地质工作后,我爬遍了祖国的秀丽山河。因为热爱,所以从来没觉得辛苦。地质行业是一个充满机遇的行业,是一个极具创新性的行业,地大学子要继承老一辈地质人的志愿,不惧艰难,不怕困苦,为祖国寻找更丰富的矿藏和优化祖国环境生态治理。这是我对后辈的期望。


2002年,地大50周年校庆会场范永香(右一)和金振民、高山等同事们在一起


我还想具体说说对年轻人的希望,作为老地质人说几点想法,供年青同志参考。


我非常羡慕年轻同志赶上好时代,祖国大发展,国家已经进入小康时代。科技大发展,进入信息网络时代。现在的年青同志都以世界,全人类的视野观察社会,多么伟大。年青人是国家和未来的希望,第二个一百年宏伟目标更靠你们担当实现。应是豪情满怀迎潮而上,为祖国复兴建设做出自己的贡献。你们肯定比我们强,这是历史发展的基本规律,青出蓝胜于蓝,后来居上,一代更比一代强。


无限风光在险峰。但话又说回来,万事起步难,任何成绩的取得是靠踏踏实实干出来的,付出劳动才能有收获。现在的世界并不平静,国内外反对我们事业的人大有人在,任何时候都要站稳自己的立场,要相信党的领导,加强党性修养,严守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国家治理,是非常复杂的系统工程,对任何事要辨别方向,纷纭复杂信息中,首先要听党和国家的声音,少点人云亦云为好。年轻朋友们,希望你们专业上更快提高,政治上更成熟起来,坚持理想信念,坚定不移地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而奋斗,同时为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要克服一切困难险阻,勇往直前,为祖国建设做出自己的贡献。



文字 |曹南燕 钟颖琳

图片 | 受访者提供

微信编辑 | 程瑞

审核 | 魏海勇 王俊芳


地大更多资讯欢迎关注:

地大新闻网 voice.cug.edu.cn中国地质大学新浪微博中国地质大学(武汉)抖音(CUG1952)学习强国“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号
央视频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号中国教育发布客户端“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号今日头条“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号腾讯视频“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号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融媒体中心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